木屋是人类历史上使用较久的建筑之一,目前还在使用木结构的建筑的主要在我国和欧美地区,不同地区的木屋差异性也比较大,下面介绍一下特点。
欧美地区的木屋分为轻型与重型两种,重型木屋主要是井干式木结构与梁柱式木结构。北美轻型木结构顾名思义引自于北美的木结构风格,一般使用很多断面较小的规格均匀链接而成,承重主要在于结构骨架、墙面、楼面上,可以作为大型建筑以供商业用途。
我国木屋的屋架坡度大约在35-45度之间,无论哪一种屋架式样,都在屋架之**用檩木顺搭,檩木上挂椽子,一般檩木直径比较大。屋顶转角部位及**部折角部位则要做屋脊,屋脊都用青瓦,严密合缝,以抗雨水。这是屋顶的基本构造方式。
木屋设计要尽可能的借鉴生态建筑设计理念,能够保证木屋的特性及一定的艺术性实用性。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,使之更符合我们居住休闲,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,根据木材的特性,结合自然、生态、绿化、节能的技术,合理设计建造木屋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,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**的结合体。
一般我们设计建造时注意以下几点:新材料运用(包含木材的正确使用);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;太阳能供热和供电;生态技术应用;节能技术,构造措施(利用建筑的朝向,方位的布置,建筑内外形体和结果的设计,以及材料的选择来达到生态要求);空气流通集散新风系统。
木屋设计较终就是要处理好人、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,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(即健康宜人的温度、湿度、清洁的空气、好的光环境、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);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——自然环境 (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、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)。